30余个非遗项目“打开”新学期,郑东新区众意路小学的“年味儿报到”_新消息

来源:大河报教育 发布时间:2023-02-06 15:38:48

最好的等待是未来可期,最美的遇见是久别重逢!


(资料图片)

新的一年,新的气象,用怎样的方式“打开”新学期?郑州市郑东新区众意路小学(以下简称“众意路小学”)选择了“非遗进校园”。

2月6日上午,众意路小学的孩子们报到啦!由该校和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会举办的“非遗进校园”活动在校园举行,糖人、手编、剪纸……30余个非遗项目营造出浓浓年味儿,孩子们不亦乐乎。

仪式看万千,这既是一场特殊的“报到式”,也为孩子们心里种下了一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种子。

30余个非遗项目,孩子们爱得挪不动脚步

“谁知道一斤是几千克?”木杆称摊位前,非遗传承人付卫平提问。

“我知道,0.5千克。”孩子们纷纷抢答。

“哪位小朋友会用秤?”付卫平再次发问。二(4)班万舒禾第一个举手,有模有样地示范起来,原来,万舒禾的爷爷奶奶在老家卖水果,经常用秤,耳濡目染下,万舒禾也成了小能手。

“叔叔,你能教我做一匹马吗?我是属马的。”糖画摊位前,二(7)班刘昊原被吸引地挪不动脚步。“糖画叔叔”刘胜利一口答应,手把手地教他抖、提、顿、放、高、低、快、慢,不一会儿,一只可爱的小马就成型了,刘昊原拿着“小马”左看右看上看下看,就是不舍得吃。

面塑摊位前,有叮当猫、小黄人、皮卡丘等各种造型,当听说这些都是用细小麦面和糯米面做成的,二(7)班冯依涵瞬间震惊了,她还买了两朵面塑月季花,一朵留给自己,一朵送给好朋友李书瑶做新年礼物。

据介绍,当天展出的非遗项目共有30余种,有剪纸、手编、铝丝编织、泥猴、香包、鸟虫篆等,还有精彩灵动的舞狮、武术表演。

一二年级凭喜好,中高年级对文化内涵更敏感

当天,孩子们分年级参与了非遗展示,不同年龄的孩子也各有特点。

“我喜欢葫芦,拿一个。”“这个剪纸好看,多少钱,我要一个!”一二年级的孩子购买时更加直接、快速。

糖人、葫芦、小风筝……一(8)班的李泰佑买了8件非遗工艺品,手里拿着、脖子里挂着,成为绝对的“大赢家”。“我太喜欢了。”他笑得合不拢嘴。

记者注意到,相比于一二年级小朋友,中高年级的学生更喜欢砍价,“便宜点儿”“优惠点儿”成为他们的口头禅。

此外,他们通常更能考虑到家人,理财意识更强,能更好地做好“财务规划”。“我给妈妈买了个手链,给爸爸买了个葫芦,给自己买了个糖人,钱刚刚好。”一位三年级学生一边展示一边说。

记者还注意到,中高年级学生对非遗项目背后的文化内涵更加敏感。

香包摊位,展示有鱼、柿子、苹果等不同造型的香包。一年级孩子大多凭第一眼喜好选择,中高年级的孩子会主动问香包有什么寓意,非遗传承人会耐心地解释——鱼寓意“年年有余”,柿子寓意“事事如意”,苹果寓意“平平安安”。

在孩子心里种下一颗种子,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有积极意义

非遗进校园活动,包含着众意路小学校长和老师们满满的心意。

众意路小学教务处主任刘迎菁介绍,2月5日(正月十五)是元宵节,开学季遇上元宵节,用一场非遗活动迎接新学期再合适不过,“平日里学校也有节日课程,此次活动也算是节日课程的一部分。”

其次,孩子们已经4个月没有走进校园 ,这个学期有着特殊意义,学校希望通过非遗活动,营造热闹、喜庆的氛围,让孩子快速从居家、假期状态中切换出来,走进校园、接触社会,用崭新的面貌和心态迎接新学期、新生活。

此外,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,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灿烂的瑰宝,众意路小学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培养,日常也开展有多种相关课程,比如武术操、剪纸等。“希望通过此次活动,能让孩子在‘看见即所得’中,沉浸式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魅力,增强文化自信。”

“活动特别好,为学校点赞。”香包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艳表示,此次活动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,相当于在孩子心里种下一颗种子,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以及孩子们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意义!

标签: 众意路小学 传统文化 文化内涵 希望通过 全面发展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3 华夏饰品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琼ICP备2022009675号-37   联系邮箱:435 227 67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