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要闻:泼水节泼女士是“耍流氓”?上纲上线大可不必丨快评

来源:南方周末 发布时间:2023-04-23 06:44:54


(资料图)

因为疫情形势停办3年的云南泼水节近日回归,西双版纳和德宏两州民众和游客迎来了久违的狂欢。然而,今年的泼水节也出现了一些争议。

网络上流传的一些短视频显示,有女生被泼水的人群“轮番攻击”,浑身湿透,以手掩面发出尖叫。还有男子撕扯一名女性身上穿的雨衣。据说,“女生颜值越高被泼越狠”。一些网友据此认为泼水节变了味,以泼水为名公然侮辱女性,泼水节变成了流氓节。

这样的观点值得商榷。泼水节是傣族传统的新年庆祝活动。傣历新年到来之际,民众纷纷到寺庙“沐佛”,之后用纯净的水互相泼洒,表达祝福。如今,泼水节已成了一场盛大的狂欢,不只是傣族民众在庆祝,更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参加。既然是狂欢,那当然是泼得越厉害,气氛越热烈。在寺庙里、对长者,当然只能“文泼”,用树枝、鲜花沾点水撒一撒,那是长者享有的尊重。但到了街上,那就成了狂欢的天堂。如果大家都这么文质彬彬、点到为止,那还叫什么狂欢呢?

参与狂欢节的人,应该很清楚自己也会成为“攻击”的目标,需要自己权衡,乐在其中,那就去参加,如果不能接受,那最好不要去参与。就像西班牙小镇布尼奥尔的西红柿节,狂欢项目就是用捏碎的西红柿互相攻击。如果你觉得被西红柿涂满身体完全不能接受,或者觉得丢西红柿是暴殄天物,那就不要去参加。

泼水节同样如此。网传短视频中那位浑身被泼湿的女游客,自己也是带着水枪,要喷别人的。既然决定参加泼水狂欢,就要做好自己也被泼湿的心理准备。可以说,每个参与泼水狂欢的人,都不可能“独干其身”。在一些人眼里,女性可以随便泼男性,但男性泼回来的时候不能随便,一定要克制。既想“体验”泼水节,又想“身体不被过分淋湿”,但是,一来其他人恐怕没办法知道你的心思,二来也不好把握这个度。如果不想被别人泼,那还是不要去参加泼水节,自己待在家里,保证不会被人泼湿。

网上流传的视频,只是泼水节活动中的一小段场景。事实上,被“轮番攻击”、浑身湿透的,还有更多,有女性,也有男性。连维持秩序的警察也都浑身湿透了。如果怀揣恶意去理解,向警察泼水是不是可以解释为袭警?所有向警察泼水的人都该抓起来?

另外需要了解的是,不管是傣族的泼水节,还是彝、纳西等民族的火把节、壮族三月三等活动,从其传统来看都有一定的求偶意味。彝族火把节上,年轻男子会赛马、摔跤、唱歌、斗牛,年轻姑娘则穿上美丽的衣裳,撑起黄油伞,跳起“朵洛荷”;壮族三月三,对歌谈情、绣球传情;泼水节也是如此,除了泼水,还有和丢绣球类似的“丢包”。这些都是男女青年互相取悦的择偶活动。在这些活动中,年轻漂亮的女性受到更多青睐,也是很自然的事。

如今的泼水节,已经不是邻近族群的年轻人之间的择偶活动,吸引了众多的游客,变成了陌生人参与的狂欢节。平时,陌生人之间当然要保持更大一点的距离,边界要更清晰一点。但是在狂欢节,这个距离会比平时小得多。这也是参与狂欢的人事先就应该明了的道理。事实上,如果看看泰国的泼水节活动,就会发现,中国的泼水节实在是太“文明”了。巴西狂欢节,更是以狂热著称。但是,狂欢节之所以称为狂欢,之所以令人神往,不正是因为其狂热吗?在狂热的气氛中,陌生人之间的距离消弭了,人与人之间以更真诚、更友善的态度彼此相待。这不正是狂欢节的意义所在吗?

一些自媒体甚至有些机构媒体,迎合部分人的性别对立思维,上纲上线,认为游客都是“耍流氓”,以网络小视频对其大加讨伐,实则是流量的狂欢。这种现象有越演越烈之势,值得警惕。泼水节不仅仅是中国傣族等少数民族的节日,在泰国也是非常重要的民族节日。对泼水节,要留一些口德,最好予以必要的尊重。当然,如果确实有不法之徒以狂欢为名行强制猥亵甚至性侵异性的勾当,应当受到法律制裁。

辛省志

标签: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3 华夏饰品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琼ICP备2022009675号-37   联系邮箱:435 227 67@qq.com